12月13日,對同學們來說可能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子。我們無憂無慮地生活在祖國大家庭中,在溫暖的教室中幸福地學習。 然而,8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7年12月13日,卻是"現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那一天日本侵略者占領了南京,日軍的炮火轟開了南京的大門,滅絕人性的侵略者對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進行了長達六周的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 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30萬同胞慘遭殺戮…… 如今81年過去了, 大屠殺的親歷者僅存不足百人。 銘記, 不只是民族的悲愴, 還有落后必亡的訓誡。 紀念, 從不為宣揚復仇的怨念, 只為許下復興的心愿: 吾輩當自強!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1周年,12月13日是第5個國家公祭日,告訴孩子,關于國家公祭日,這些事我們應該知道。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政府設立的紀念日,以國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殺中死亡的30萬生靈。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2014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了首個公祭日,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 習主席在公祭日講話 國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殺"定名,但是祭奠對象不僅僅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還包括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被殺戮的同胞。 2014年國家公祭網上線,列出了七類遇難對象供海內外網民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化學武器死難者、細菌戰死難者、勞工死難者、慰安婦死難者、三光作戰死難者、無差別轟炸死難者。 最后 告訴自己的孩子 我們都有一個家, 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 這個家的名字就叫: 中國! 今天,我們慎終追遠 以國之名行祭之禮 以史為鑒,在歷史痛感中砥礪前行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永矢弗諼,祈愿和平! |